关键词:恒河猴,猕猴,恒河猴肺微粒体,Macaca mulatta,Rhesus Monkey,Monkey(Rhesus)Lung Microsomes
恒河猴(学名:Macaca mulatta),也叫普通猕猴(Rhesus Monkey),属于灵长目猴科猕猴属,原产于印度北部、孟加拉、巴基斯坦、尼泊尔、缅甸、泰国、阿富汗、越南和中国南部。恒河猴主要特征是尾短,具颊囊。躯体粗壮,平均体长约50厘米,它们的前肢与后肢大约同样长,拇指能与其它四指相对,抓握东西灵活,前额低,有一突起的棱。头部呈棕色,背部棕灰或棕黄色,下部橙黄或橙红色,腹面淡灰黄色。雄猴体重8-12kg,雌猴体重4-7kg。
因其与人类在遗传、生理、免疫、生化和病理等方面的高度相似性,恒河猴成为生物医学研究中最重要的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之一,常用于传染病研究、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、代谢疾病研究、药物研发、行为与认知研究等领域。
应用领域 — 疾病模型
1. 传染病研究:艾滋病、疟疾、结核等病原体易感染恒河猴,能模拟人类疾病进程,帮助科学家研究这些传染病的发病机制、传播途径以及宿主免疫反应等。例如在寨卡病毒研究中,印度恒河猴作为实验模型,可深入了解寨卡病毒诱导神经病理学的机制。
2. 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:可用于建立帕金森病、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模型,用于药物筛选与机制研究。如在帕金森病研究中,通过给恒河猴注射特定的神经毒素,可诱导出类似帕金森病的症状,进而研究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。
3. 代谢疾病研究:在糖尿病、肥胖症等代谢疾病研究中,恒河猴的生理特征与人类相似,可帮助探索病理机制及干预策略。比如研究恒河猴的饮食、运动等因素对血糖、血脂等代谢指标的影响,为人类代谢疾病的防治提供参考。
应用领域 — 药物研发
1.安全性与有效性测试:新药在进入临床试验前,通常需要通过恒河猴实验来评估其安全性与有效性。许多疫苗的开发,如HPV疫苗、埃博拉疫苗等,都依赖恒河猴模型进行前期研究。
2.毒理学研究:可用于评估药物对神经系统、生殖系统等的潜在影响。通过观察恒河猴在药物作用下的生理变化、行为表现等,判断药物是否具有毒性以及毒性的程度和类型。
应用领域 — 行为与认知
1. 情感与依恋研究:著名的哈洛依恋实验以恒河猴为研究对象,揭示了情感需求的重要性,推动了育儿理论的变革,证明“接触安慰”比食物供给更能满足情感需求。
2. 认知科学研究:在研究决策、学习、记忆等高级功能方面,恒河猴是理想的模型动物,有助于理解人类认知机制。例如通过训练恒河猴进行特定的认知任务,如记忆测试、决策任务等,研究其大脑在认知过程中的活动和变化。
由此可见,恒河猴因其与人类高度的生物学相似性,在推动人类健康与科学进步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。此外,恒河猴的肺组织结构,比如肺泡结构、支气管分支模式、血管分布与人类高度一致,肺部功能及病理反应上同人类均存在高度相似性,使其成为呼吸道疾病研究和药物评价的核心生物模型。鉴于此,IPHASE作为体外研究生物试剂引领者,凭借先进的设备、专业的技术人员和多年研发经验,开发出国内首家恒河猴肺微粒体(Monkey(Rhesus)Lung Microsomes),助力药物代谢研究。